1.扎实开展第一批主题教育,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学校扎实开展第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受到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和巡回指导组的多次肯定与好评。党委举办专题读书班4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4次,着力解决师生关心的民生实事10项,检视整改问题2项,建章立制8项,党员干部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79篇,主题教育期间获得各级媒体报道340余篇。党委书记王金生两次代表学校在全市主题教育相关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2.多项党建成果获得省市品牌立项,基层组织效能全面提升
学校成功创建山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青岛市五星级党支部1个;获评山东省教育系统共产党员先锋岗攻坚团队1个、党务工作先锋1名;6个项目获批青岛市高校党建创新成果和培育项目。学校获评山东省2023年深化推优入党试点高校。学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聚焦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正处级干部11名、副处级干部8名,组织10名处级干部开展交流轮岗,干部队伍更富朝气与活力。
3.加快推进学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多项重点任务走在前列
学校抢抓现代职教体系改革机遇,牵头成立全国智慧物流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海洋生物与健康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当选为首个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参与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56个,联合牵头发起成立的青岛西海岸新区产教联合体入选山东省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建成青岛市职业教育智能(仿真)公共实训基地。4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3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获省级推荐至国家级评审。
4.学校招生人数创“史上之最”,招生就业进出两旺
2023年,学校招生总计划6030人,创历史新高。其中,职教高考计划2076人,占比34%,较去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在夏季高考常规批45个招生专业(含方向)中,20个专业录取分数在全省同类专业中排名第一;春季高考32个招生专业中,20个专业录取分数在全省同类专业中排名第一。2023年,学校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校领导带队“访企拓岗促就业”,走访头部企业275家,组织举办各类招聘会33场,5889家企业为毕业生提供岗位超6万个。截至2023年12月底,2023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6%,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96%,企业对学校毕业生工作满意度达98%。
5.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斩获8金,“技能提升”工程提档升级
2023年学校一类大赛获奖层次和级别较去年均大幅提升。成功承办国赛1项、省赛2项,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6项,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优胜奖1项,2023年度在部省级及以上各类技能大赛获奖130余项,举办校内技能竞赛50余项,“校级、省级、国家级、世界级”技能竞赛体系愈发完善。
6.“三教”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显著
学校深化“三教”改革,聚焦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新增1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并推荐至教育部,2个专业被确定为“青岛市产教融合示范专业”;5门课程获评国家职业教育精品在线课程、2门课程获评省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21门课程获评省级数字化课程,7本教材获评山东省职业教育优质教材,其中4本教材被推荐至国家级评选,推荐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7.全国技术能手新增两名,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量质齐升
学校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改革,深化落实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竞聘实施方案,各类人才得到均衡全面科学发展。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及紧缺人才42人,外聘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93人。新增全国技术能手2人,山东省技术能手4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1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1人、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4个省级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3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通过验收。
8.“1+1+N”校企合作模式获教育部领导肯定,产教融合双向赋能
5月,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一行到我校调研,学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1+1+N”工程的有关做法及发展成效,受到教育部、教育厅等领导的充分肯定。2023年,学校与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达17个,与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与青岛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青职-万华产业学院”和“现场工程师学院”,与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卓越工匠学院”,初步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示范效应和规模效益。
9.学校与海尔集团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第三个十年校企合作重磅开启
学校与海尔集团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开启双方第三个十年合作。自校企双方合作以来,学校累计向海尔集团输送毕业生近3000名,培养培训智能制造行业员工35000余名。2023年,校企双方合作迈向新征途,学校与海尔集团合作共建混合所有制海尔智家三翼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建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实训基地和工业互联网安全实训基地,有效形成的校企合作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范式获教育部肯定推广。
10.成立首个“中文+职业技能”海外教学基地,国际办学品牌内涵丰富深化
9月,学校在德国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成立首个“中文+职业技能”海外教学基地。12月,学校获评“2023年度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先进单位”称号。学校与万华化学集团在“青职-万华产业学院”框架下成立匈牙利应用化工海外培训基地,与新西兰国立中部理工学院合作举办旅游管理专业专科教育项目获山东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示范工程”建设立项,为全省4所获得立项的高职院校之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达到25个。成功承办为期4个月的中航国际科特迪瓦职业培训项目。学校作为首批省内十所高职院校成员之一,受邀加入鲁港澳职业院校创新联盟。
11.发挥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作用,“青职培训”品牌提质增效
2023年,学校实施培训工作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发挥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作用,“青职培训”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学校举办省市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国培班,联合企业开展计算机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训班,入选山东省首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牵头成立全省首个市级工匠学院联盟——青岛工匠学院联盟,再次被认定为山东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学校首次依托东西协作培训开展的党建联建工作受甘肃省委组织部推介。
12.获批教育部第二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数字化转型成果初现
6月,我校被山东省教育厅推荐为教育部第二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2023年度,我校深入实施智慧化行动计划,积极打造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网络教学覆盖率达100%;累计75门课程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居全国高职院校榜首。在山东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活动中获“优秀防守团队”,在青岛市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考核检查评估中获评优秀等次,位列全市109个市直单位第3名。3项案例获评山东省2022—2023年数字化赋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13.成功承办第60届高博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国家级博览会上绽放“青职”华彩
10月,我校成功承办第60届高等教育博览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院长秦青松作“实施‘三化’发展战略,在‘双高’赛道上奋力跑出‘青职速度’”主题报告。我校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学生的时装表演《时尚·界》精彩亮相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特色展区展演舞台,学校参加了山东高校专区的展览展示,充分展现了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的成果。
14.荣获首届青岛高校大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积极构建“大学工”体系,团学工作跨越发展
学校全面实施美育浸润行动,积极参与首届青岛高校大学生艺术节并荣获“优秀组织奖”,组织开展我校首届大学生艺术节,举办“高雅音乐进校园”“草坪音乐节”等特色活动,打造“东湖-青之声音乐会”品牌项目。本年度学校党委学工部获省级表彰2项,市级表彰1项,辅导员队伍获省级荣誉2项。学校团委获共青团山东省委工作评价通报表扬,29支团队入选国家级志愿宣讲(服务)团,5个学生社团获评2023年“榜样100”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40余人次获省市级志愿服务表彰,我校“青骑兵”青马读书会和“积极探索建设教育强国社会实践路径”的做法受到团中央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第一指导组、团省委团市委的肯定。
15.新建学生公寓投入使用,育人环境优化升级
6月,学校新建的5.9万平方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学生公寓通过五方竣工验收,并于9月投入使用,极大改善了学生的实训和住宿条件。2023年度,学校坚持把改善办学条件、提升育人环境作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办,荣获“益起行动 节约粮食”公益活动“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卫生与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公寓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6.新校区项目落户西海岸新区,学校发展空间成倍拓展
在青岛市政府支持下,学校与西海岸新区达成合作意向,双方签订共建金沙集团1862cc琅琊校区框架协议。琅琊校区项目位于西海岸新区琅琊镇,毗邻青岛地铁13号线琅琊站,位于贡北路以北、港城路以东,占地面积约1000亩。项目按照统一立项设计、分期建设的原则实施,一期建设用地约500亩。目前,已完成项目可行性报告、专业设置论证报告等前期工作。新校区建成后,学校总占地面积将达1800余亩,办学空间成倍拓展。